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產業研究

賈根良:強烈呼吁恢復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

賈根良 · 2017-01-13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文件對自主創新政府采購政策趕盡殺絕,我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是與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道而馳的,我不僅反對這個文件,而且強烈地呼吁恢復執行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中國人不能成為美國的奴才,但挺直腰板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我國沒有加入WTO政府采購協定,實施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完全是我國正當的權利。但是,2011年在美國政府的粗暴干涉下,我國財政部在2011年6月28號宣布,自2011年7月1號起停止執行財政部2007年頒布的有關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筆者在當時就撰寫了《取消自主創新政府采購政策堪比近代史上關稅自主權的屈辱喪失》等一系列文章對這種做法提出了嚴正的批評。我國取消自主創新政府采購政策已經對我國自主創新事業造成了沉重打擊,這是我國出現大量產能過剩和在國際分工被壓制在全球價值鏈低端的根本原因。時隔五年多,在當今國際形勢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下,本應考慮恢復這三個文件的執行,但可能又是在美國的壓力下,2016年11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開展創新政策與提供政府采購優惠掛鉤相關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函〔2016〕92號),對自主創新政府采購政策趕盡殺絕,我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是與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道而馳的,我不僅反對這個文件,而且強烈地呼吁恢復執行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中國人不能成為美國的奴才,但挺直腰板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為什么要恢復執行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呢?首先,當時我國政府屈從美國的壓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換取美國政府不迫使人民幣升值,筆者批評說,這是美國利用“已經沒有升值必要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壓迫中國政府放棄自主創新政策(見附錄),我國政府接受這種交換是短視的和完全錯誤的。人民幣升值是美國和華爾街操縱的,不是你取消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就能換來的,現在這一年多以來人民幣的貶值不正說明了在當時哪有人民幣升值的基礎?當時政府中的某些人一意孤行要開放資本項目和實行金融自由化(這也是我堅決反對的),現在事實也已經證明是完全錯誤的。其次,全球化逆轉是大勢所趨,從長遠來說這是對中國有利的事情,繼續抱著美國從來就不相信的自由貿易和自由投資的信條,不對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只是屈從于他國政府的壓力,這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最后,我國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要遵循筆者多年來一直在倡導的格言:“按美國所做的去做,不要按美國所說的去做”。美國實際上一直在對投資等實行隱蔽的保護主義,現在特朗普旗幟鮮明地要實行保護主義,哪里有一點遵循WTO協定的精神?實施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完全是我國正當的權利,并不違背WTO協定,為什么“只許美國放火、不許中國點燈”?我國中國人還有點骨氣嗎?

  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美國已經成為一個“說一套、做一套”的國家,對待發展中國家是一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國家。筆者組織翻譯的馬祖卡托的《企業家型國家:破除公共與私人部門的神話》一書說明,美國是一個在創新領域中政府干預最多的國家,也是一個將自己這種干預隱瞞的最好的國家。例如,蘋果手機背后的任何一項關鍵技術都是在政府出資支持下取得的科研成果,但美國卻宣傳說是自由競爭和私人風險資本甘冒風險的結果。此外,美國政府為私人企業提供了保護本國企業、政府采購法等成套的政策體系扶植本國企業的創新。例如,美國的公立學校是蘋果產品忠實的客戶,1994年,蘋果公司占據了美國小學和高中教育電腦支出的58%。沒有美國政府的創新產品的政策采購,蘋果公司成功的可能性還有多大?又如,“集成電路技術從貝爾實驗室、仙童半導體公司和英特爾公司,轉移到蘋果手機或平板電腦之類的電子設備的過程,得益于美國空軍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產品采購。作為以這種新的電路設計為基礎的處理單元的唯一買家,國防部的采購合同為新生的微處理器行業的發展以及配套電子設備和元件的引入提供了資金——這些設備和元件的價格是通常的商業化市場承擔不起的。”信息技術革命的關鍵性技術都是在政府采購支持下誕生的,但美國卻不允許中國實施自主創新產品政策采購的政策!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

  國外的學者和政府官員們對美國的這種兩面派做法看的很清楚:“在華盛頓特區,美國小企業委員會每年都會用聯邦資金為美國私立公司提供超過200億美元的貸款和擔保。離美國小企業委員會幾個街區的地方,華盛頓的一些機構——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繼續實施他們對貧困國家進行遏制的傳統,不讓第三世界國家擁有類似機構和制度。”這是美國在歷史上形成的一種傳統,正如著名演化經濟學家和經濟政策史家埃里克·賴納特指出的,美國對自己這種有意識的“說一套,做一套”是很清楚的:“自建國以來,美國就在兩種傳統之間掙扎,就在亞歷山大•漢密爾頓(1755-1804)的干預主義政策和托馬斯•杰斐遜(1743–1826)的:‘管的越少的政府,管的就越好’的信條之間發生沖突。隨著時間流逝和美國實用主義開始盛行,這場爭論以‘托馬斯•杰斐遜派’去負責花哨的政治口號,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派’去負責具體的政策實施而結束。”2012年,在歐盟委員會資助的“金融、創新和增長”項目結題會議上,英國國會議員和英國商務、創新與技術部大學與科學事務大臣威利茨(David Willetts)指出,要透過美國的花言巧語以及主流的自由化理論去考察美國的現實實踐。在美國, 對創新的各種各樣的支持比起歐洲許多地方要多得多,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幾乎支持了所有重大的科學技術領域,因此他提倡,歐洲國家不要按美國所說的去做, 而應當按照美國所做的去做。我們怎么這樣傻,對美國俯首帖耳,一再被美國所欺騙呢?

  美國為什么要阻止我國實施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政策,因為這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是最關鍵的因素。美國政府和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很清楚,只要阻止了中國政府的自主創新產品采購政策的實施,所謂中國建成創新型國家將會遙遙無期!目前,我國現行的外資和外貿政策已經成為所謂供給側改革最大的障礙,如果不在這方面實行根本性的政策改革,我可以說,所謂供給側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作為這種政策革命的第一步就是堅決恢復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

  2017年1月13日深夜2點40

  附錄1:取消自主創新政府采購政策堪比近代史上關稅自主權的屈辱喪失

  賈根良(2010年6月14日)

  在中國近代史上,在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的打擊下,喪權辱國的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賣國條約,其中包括中國關稅稅率由帝國主義列強所決定,這就是我們在上中國近代史時,歷史老師告訴我們的中國關稅自主權的喪失。剝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經濟政策在中國采取的極端做法。

  現在,這一幕又在今天的中國上演了。在當代世界,由于發達國家把外國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宣傳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救星,因此跨國公司就通過全球價值鏈在發展中國家內部直接控制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例如,早在2006年,在中國28個主要行業中,外國直接投資就已經控制了中國21個產業,在這種情況下,旨在于為發達國家產品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并摧垮其工業競爭力所采取的強迫其喪失關稅自主權的重要性就大幅度地下降了,代之以起的是確保外國直接投資在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創新、產業價值鏈等方面的壟斷地位。因此,筆者認為,中國自主創新政策自主權的喪失對中華民族所帶來的長遠惡果絕不亞于近代史上中國關稅自主權的喪失。

  面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技術壟斷地位,中國政府確立了自主創新的國策,所謂自主創新當然是針對外國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而言的,否則自主將會是何意?但是,外國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認為,“如果中國政府在自己的國土上通過政府采購支持本土企業的技術創新,那么,我們的技術壟斷地位和統治中國經濟的地位將如何保持?”因此,在允許發達國家那些加入了WTO政府采購協議的國家運用政府采購支持本國技術創新的情況下,也決不允許中國實施這種政策,決不允許在中國存在對跨國公司統治地位哪怕是一絲一毫的威脅。這就是美國政府和跨國公司不屈不撓地要打掉中國自主創新政府采購政策的原因。中國財政部宣布,自2011年7月1號起停止執行財政部2007年頒布的支持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標志著中國自主創新政策自主權的完全喪失。

  有人說,這是中國政府為獲取市場經濟地位而做出的讓步。現在路人皆知,美國通過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待遇的誘餌,在中國已經獲取了多少重大的利益!但一直到現在,這種市場經濟地位待遇的帽子卻遲遲不見蹤影!即使中國獲得了市場經濟地位的稱號,給予中國怎樣的市場經濟地位待遇將仍操縱在美國人手中。即使中國真正獲得了市場經濟地位的待遇,但這也是一種“進口高端產品并出口低端產品”和“出口實物產品換取美元紙片”的現代殖民地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出口越多越貧困。中國昏庸的政府官員們將來遲早要明白:這種市場經濟地位實際上是一種絞刑架上的絞索!

  針對中國被迫取消2007年頒布的支持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不僅國內經濟學界幾乎一致性地保持沉默,而且還有所謂專家說,取消中國支持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政策并不意味著政府采購對自主創新就不支持了。我怎么也無法明白,政府還怎樣通過政府采購支持自主創新?難道在自己的國土上,中國政府將不得不偷偷摸摸地支持自主創新嗎?在跨國公司強大技術壟斷地位的情況下,還會有幾家企業去創新?眾所周知,在2008年出臺4萬億所謂擴大內需的計劃后,不僅政府而且企業在擴大內需中幾乎都在爭相購買外國產品,國貨被冷落在一邊,以至于國家發改委在次年5月份不得不發出緊急通知,勸導政府和企業購買國貨!如果沒有政府采購政策對自主創新的優惠政策和法律規定,中國這種的政府和企業還去購買國貨,鬼才相信!何況,中國政府和企業早在跨國公司的監視下,他們怎能允許中國政府和企業購買本國自主創新的產品!

  自2006年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中國在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以來,筆者發現,我國政府在技術創新、外資企業等諸多方面制定的政策大都是與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目標背道而馳的,只有自主創新政府采購的三個政策文件符合這一目標,但這個政策現在卻完全被廢棄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即使再過一百年、再過五百年也無法建成創新型國家。我們現在一方面在奢談什么“創新驅動的經濟”,但另一方面制定的政策卻與之背道而馳,難道政府只有作秀的本領嗎?奇怪的是,在近代史上,中國政府被迫放棄關稅自主權是在與帝國主義列強打了幾次敗仗后,才被迫接受了這種屈辱地位的,而現在,美國政府一施壓,中國談判的官員們就乖乖地投降了,我想,清政府的官員們如果地下有知,肯定瞧不起并嘲笑他們呢!雖然這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我以一個專業經濟學家的名義,以一名經濟思想史家和經濟政策史家的身份,更以一個中國人的身份,譴責財政部和相關政策決策者:作為一個已經載入歷史的重大事件,財政部和相關政策決策者已經被釘在了民族罪人的恥辱柱上。我也以一個專業經濟學家的名義譴責中國經濟學界:中國經濟學界已經喪失了職業道德,他們正在支持或縱容中國某些昏庸的政府官員將中國一步步地引入到了殖民地經濟的深淵中!

  附記:這是一個遲到的評論。雖然我早就獲悉了本文主題的信息,但我當時決定不再寫評論了,因為我每寫一篇這樣的評論,在兩三天都氣憤難平,對身體損害很大,因此,我放棄了對第三次中美經濟和戰略對話的評論(可參看馬耀邦先生的評論)。雖然我知道,寫這些評論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因為在和一位經濟學教授的電話中我答應了要對此事進行反擊,因此才寫了這個短文。

  附錄2:

  中國財政部6月28號宣布,自2011年7月1號起停止執行財政部2007年頒布的“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辦法”,“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評審辦法”和“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合同管理辦法”這三份文件。“(這)是里程碑式的”,拿到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成果單后,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11日激動的宣稱。

  這個發生在太平洋彼岸的興奮,名至實歸。對話成果一欄中,中方承諾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中的第九條規定。即取消“通過優先或強制采購等措施支持自主創新產品”的規定。這也不是中國第一次簽訂這樣喪權的協定了,早在1992年10月,為了討好美國,中國與美國就達成了《關于市場準入的諒解備忘錄》。正式放棄進口替代(自主創新),實行“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把工業化的希望寄托于外資對華技術轉讓上。作為交換,中國政府開始解除對外資進入的限制,解散大量的研究發展機構,研究人員下放車間,從事維修工作。結果大量的知識分子喪失了從事科技工作的權利,之后,中國開始了無技術的工業化歷程。如今,中國占據在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末端,而我們的鄰居韓日則是電子、家電、汽車等現代產業穩坐世界前端。

  美中兩國6月28號還在北京舉行了美中商貿聯委會(JCCT)的年中審議會議(Mid-Year Feview)。美國貿易官員要求中國對美國產品和服務業開放更多的市場。有媒體因此認為,中國在同一天宣布終止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規定,可能是出于美方的壓力。

  附錄3    為自主創新政策送葬——致把“外資企業都視同于中國企業”的某君

  賈根良寫于2010年6月14日

  錯誤的經濟思想使人看不清自己的利益歸屬。因此,與利益相比,更危險的其實是思想。

  ——凱恩斯

  某君:

  當2010年5月23-24日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落下帷幕的時候,我正忙于教學、學生答辯和校訂書稿等諸多事務。抱歉,拖到今天才有點時間給您寫這封信。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希望您能夠了解、調查和嚴懲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被美國人所欺騙的我國政府中的那些笨蛋,正是他們使我國在殖民地經濟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在這個會議召開之前的5月21日,我和左大培、張仁德和楊虎濤等經濟學教授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堅決支持政府在“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擊退外國對我國自主創新政策的粗暴干涉》,目的是希望參加會談的官員們不要上美國人的當。因為像筆者這樣的愚鈍之人即使是信息不靈,但也在會議召開之前就已看出,美國經濟戰略家的陰謀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暴露:美國發動貿易保護戰和匯率戰的真實意圖是聲東擊西、暗渡陳倉,真正的目標就是要讓中國放棄自主創新政策和誘使中國在金融自由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而當這一步不可逆轉之后,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美國將再實行強迫人民幣升值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最終達到摧毀并控制我國經濟的目的。

  在2010年5月23-24日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結束后,我悲哀地看到,美帝國主義戰略家的這種“陰謀”最終還是得逞了,我國的自主創新政策實際上已經被跨國公司所埋葬。因為據新華網北京5月24日電,“中國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24日表示,中國有關部門將于近期啟動2010年國家自主創新產品的認定工作,歡迎所有中國企業包括在華外資企業積極申請國家自主創新產品認定。他表示,從征求意見情況來看,2010年的認定通知基本解決了各方關注的問題,體現了非歧視、市場導向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從中方召開的20多次座談會看,(外國在華)商會和外資企業的主要關注點已轉為具體申報程序的技術細節問題,對中方的原則沒有什么意見。”

  好一個“(外國在華)商會和外資企業……對中方的原則沒有什么意見”!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必須要外國企業和政府的批準嗎?毫無疑問,讓美國政府擔憂的“自主創新”政策完全是中國的內政問題。2009年11月,中國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2009年國家自主創新產品認定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要求供貨商在被列入《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目錄》之前必須獲得產品認定,所有申報的產品都要擁有中國的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且申報人的知識產權必須完全獨立于海外機構或個人。中國政府的這種政策完全是正當的,沒有違背任何國際規定和慣例;中國政府也沒有加入世貿組織的《政府采購協定》,沒有義務和責任讓在華的外資企業參與中國的自主創新活動,發達國家的政府、跨國公司和媒體憑什么對中國橫加指責,無理取鬧?難道中國人都像他們所認為的都是傻子嗎?對于他們這種把中國當作殖民地對待的行徑,中國人民決不答應!

  然而,在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我國政府中的那些笨蛋又上當受騙了。因為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召開之前,由于歐元危機和我國近年來的通貨膨脹(還有房地產泡沫),人民幣匯率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升值了,如果考慮到未來的通貨膨脹預期,這更是如此。因此,即使按照美國人的看法,人民幣匯率實際上已經沒有升值的必要了。就是這樣一個已經沒有升值必要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卻被美國人拿來和中國的經濟主權進行交換。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召開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社會上就流傳著這樣一種推測:4月13號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9號文件)就是美國財長蓋特納利用人民幣匯率升值進行恫嚇的結果(我曾對這個9號文件專門給您寫信,表示強烈的反對)。對于社會上的這種推測,由于不了解情況,筆者不能貿然肯定。

  但是,比美國要求中國無條件對外資開放投資機會的這種進攻更為毒辣的是,美國政府利用“已經沒有升值必要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壓迫中國政府放棄自主創新政策和進一步實行金融自由化,這個“已經沒有升值必要的人民幣匯率問題”被美國人拿來作為“一石三鳥”的武器,您說可笑不可笑?但我想您肯定是笑不出來的,因為哭還來不及呢。我國政府中的那些笨蛋就是這樣被一個明眼人就能看得出來的一個算不上陰謀的“陰謀”所欺騙,在我國自主創新政策問題上乖乖地對美國和跨國公司束手就范了。

  有人可能會辯解說,“不妥協不行啊,因為商務部此前在廣東和浙江所做的壓力測試表明:假如人民幣升值3%,就會有大量企業倒閉。”這種辯解是站不住腳的。由于歐元危機、我國近年來的通貨膨脹和房地產泡沫,人民幣匯率已經大幅度地被升值了,這種理由就足可以回擊美國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據說,赫德森在4月份曾經給您寫過一封信,清楚地分析了人民幣匯率升值一點也解決不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問題(目前,赫德森的這封信改寫成了學術論文,將發表于《廣東商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由于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涉及中華民族長遠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們在《堅決支持政府在“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擊退外國對我國自主創新政策的粗暴干涉》中退一步指出,“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可以讓步,但是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絕不容有少許的退讓!而對于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我國政府也必須堅持‘如果你們非得迫使人民幣升值,但中國必須使用外匯儲備買回美國在華企業’的原則寸步不讓”。使用外匯儲備回購美國在華企業,這是回擊美國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的又一殺手锏,我們可以料想,美國絕不會因為雞肋似的“人民幣匯率”問題,損失其跨國公司在華的殖民主義經濟利益。至于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可以義正詞嚴地指出,這是中國的內政,絕不容許討論!

  某君,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在目前的我國出現了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不知是為什么,只要以美國為首的外國勢力一對中國施壓,我國政府就退讓,這哪還有一點骨氣?這是我國在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有關中國自主創新政策問題大失敗的根本原因。而且,美國總是提出一大堆無理的要求,采取一種“你總要答應一些或做出妥協吧”的戰略,這是一種無賴的戰略。然而,外因總是通過內因其作用,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在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前,在我國出現了這樣一種奇談怪論:凡在中國注冊的企業都是中國企業。漢奸龍永圖又跳出來為美國干涉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制造輿論說,“一家外商投資企業經中國政府批準成立以后,它接受中國政府的監管,向中國政府交稅,為中國創造就業機會,它就應該是百分之百的中國企業。如果始終將外資在華企業看作是外國企業,中國就不可能建立一種對外開放的良好體制環境。” 像龍永圖這樣一點不懂政治經濟學的漢奸竟然活躍在中國經濟論壇的舞臺上,這真應了阮籍的那句話“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某君,像龍永圖這樣的民族敗類已經被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即使是對中國橫加干涉的跨國公司也會對他感到惡心,因為只有錚錚鐵骨的人才被對手所尊重。但令我感到悲哀和擔心的是,您怎么最近也說出了和漢奸龍永圖類似的話?我聽別人告訴我,您曾經說過,“凡是在中國合法進行生產、雇用中國員工、進行研發投資和商業運營的外資企業都視同于中國企業”,您真是糊涂啊,這樣的話是您隨便可以說的嗎?按照制度經濟學中的產權理論,跨國公司在中國注冊的子公司、在中國注冊的外國獨資企業的產權無疑是屬外國人所有、是外國企業,他們的產權什么時候歸你中國政府或公民所有了?你真偉大,一句順口開河的話就有可能“開創”產權理論的一個新流派!但是,您忘記了中國近代史上外國資本對中國經濟的侵略了嗎?這些外國資本也曾經“是在中國合法進行生產、雇用中國員工、進行研發投資和商業運營的外資企業”啊!難道您沒有注意到跨國公司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支配其經濟、干預其政治這種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事實嗎?如果您沒有注意到,發生在您身邊的中國自主創新政策被絞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某君,我記得就在中央于2006年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自主創新戰略的當年,在我仍為中央的英明決策而感到振奮的時候,一位科技政策的研究者憂心忡忡地對我說,“不知你聽說過沒有:在中國28個主要行業中,外國直接投資占多數資產控制權的已經達到21個,每個已經開放產業的前五名幾乎都是由外資所控制,在這種情況下,自主創新怎么搞?難道跨國公司是中國自主創新的主體?!”這樣一句話猶如兜頭一瓢冷水澆遍我的全身,使我啞口無言。當我查看了一些資料和思考后,我禁不住對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事隔四年,正當筆者為我國政府制定的《關于開展2009年國家自主創新產品認定工作的通知》感到些微安慰的時候,怎么也想不到,在外國勢力的壓力下,我國自主創新的政策卻被嚴重破壞了!在外國直接投資現在幾乎全部采取獨資的發展趨勢下,在我國變本加厲地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的情況下,在民營企業與外資的競爭中是如此弱小的情況下,究竟誰將是中國自主創新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公司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主體必將無法避  免。

  某君,我不知道您是否了解自主創新中“自主”的含義?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技術創新是我們的自主創新嗎?如果不是,那又為什么讓他們摻和進來呢?強大的跨國公司對決弱小的中國民營企業,中國民營企業在技術創新上能成為跨國公司的對手嗎?如果了解歷史,了解英國和美國是如何從貧弱中走向發達的,我想,任何人都會明白中國民營企業絕不是跨國公司的對手。“跨國公司是中國自主創新的主體”,這種說法恐怕連形式邏輯都不符合,無論多么顛倒黑白和胡攪蠻纏的人都無法否認這一點!

  如果沒有民族企業的自主創新,我們的子孫后代都會成為富士康“高科技血汗工廠”的現代奴隸。端午節就要到了,這是一個永遠值得我們緬懷的日子,“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某君,富士康的十二條生命連一聲抱怨都沒有就跳樓了,他們從不抗爭,默默地走了,多么年輕的生命啊。但我不知道您是否想到過沒有:富士康的“十二跳”難道不是對政府引進外資的無聲抗議和血淚控訴嗎?難道不是對中國模式的莫大諷刺嗎?該是撥亂反正的時候了,該是結束自1993年開始的中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階段的時候了。

  某君,1913年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曾經指出,“曾有人說拉丁美洲給外國資本以特許權,但從未曾有聽人說美國給外國資本以特許權,這是因為我們不給他們這種權利,因為投資于某個國家的資本會占有并且統治該國。”原先我曾覺得威爾遜的這些話有些言重了,但面臨今日中國之狀況,我不得不承認威爾遜的話是多么富有遠見。

  某君,我真擔心我們這一代人將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我真擔心外國在華商會和跨國公司在不久的將來,將套用駱賓王《討武曌檄》中的一句話豪邁地宣稱:試看中華之大地,竟是誰家之天地!哎,想到這里,我不禁悲憤交集。嗚呼哀哉!我再也寫不下去了。

  某君,如果您不拒絕,等我情緒平靜幾天以后,我再和您談一下我對富士康“現代集中營”的看法,談一下為什么您作為“自由貿易的堅定捍衛者”,只不過是正等著西方國家宰殺的迷途的羔羊而已,再談一下……,我有許多話要和您說,但我擔心您不愿再聽。

  此致

  敬禮!

  賈根良

  2010年6月14日夜

  附錄4:難道只有在涉及到國家安全這樣嚴重問題的時候,才能理直氣壯地不購買國外產品嗎?難道只有在涉及到國家安全的產品,民族工業才有資格盼望著政策的春天嗎?我告訴你:這是跪著的反抗!

  新聞分析:國家機關對Win8說不 洋退能否迎來國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www.gov.cn 2014-05-21 20:55 來源: 新華社

  拒做“冤大頭”對采購Win8說不

  近日,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下發《關于進行信息類協議供貨強制節能產品補充招標的通知》,其中有條目規定,國家機關“信息類協議供貨強制節能產品采購招標”中,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8操作系統。政府采購緣何對Win8說不?

  首先,盡管Win8出身“名門”,由美國IT巨頭微軟公司宏大出品,但難稱精品力作,用戶頻頻吐槽太難用--對機器配置要求高,軟件適配性差,用戶操作習慣變動大。

  第二,美國頻頻挑動網絡攻擊,尤其是“棱鏡門”事件曝光,令各國安全部門如臨大敵。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采取防范措施,中國也不得不小心以待。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Win8操作系統采用了對于他國不安全的技術架構--它集成了殺毒軟件,可以經常掃描用戶的電腦,采用該系統的電腦面臨著被監控的風險,進一步加劇了對我國網絡安全不可控而導致的風險。

  “中國政府沒必要引狼入室,花納稅人的錢當冤大頭。”多名網絡安全業內人士表示,美國眾多科技公司曾與美國政府合作,幫助美國國家安全局獲得他國互聯網上的加密文件數據,這讓多國政府更加認識到國家網絡信息安全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國產系統爭芳斗艷命門在構建生態圈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末,我國就已開始了基于Linux核心的國產操作系統研發,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其易用性和安全性獲得了明顯改善。專家指出,通過合理引導將有望實現國產操作系統平穩替代。

  記者采訪了解到,國產操作系統版本繁多,部分國產操作系統可以免費下載,還有的與PC搭售,降低了PC廠商和用戶的成本。最早的藍點Linux已悄無聲息,中科紅旗開發的紅旗Linux在多個重要部門使用,而Ubuntu麒麟則在企業界頗受認可。

  記者試用武漢深之度公司開發的LinuxDeepin操作系統發現,其易用性貼近于XP系統,一定程度上可實現對XP系統的替代。

  國產操作系統實現替代的關鍵,在于構建生態圈。操作系統相當于一輛車的發動機,僅有發動機的汽車“車將不車”。也就是說,僅靠一個或者幾個廠商,無法實現操作系統國產化,更需要的是構建系統開發者、軟件開發者與使用者良性互動的系統應用生態圈。

  多名受訪網民認為,操作是否簡便、軟件是否適配,是決定他們是否更換操作系統的關鍵因素。“QQ、文檔、輸入法、炒股票、支付寶、網銀,一個也不能少。”此外,一些政企軟件只能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使用,導致Linux操作系統難以普及。

  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歡指出,要形成生態圈的突破點在于實際使用占有率超過3%,一旦過了這條線,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就能指揮起各家廠商共建生態系統。因而,確實需要借政府之力獲得時間和空間。

  事實上,一些互聯網企業已看到風向標的轉變,研發力量向Linux予以傾斜,如WPS實現了Linux系統文字處理、數據處理;搜狗與Ubuntu推出了Linux版本搜狗輸入法。在政策影響和市場潛力的激勵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互聯網企業推出針對Linux操作系統的應用產品。

  象征性還是實質性?國產操作系統期待春天

  國產操作系統雖然有多個版本,但作為后發者,其市場占有率一直處于非常邊緣化的角色,即使是知名度高的中科紅旗也處于“藏在深閨無人知”的尷尬境地。業界普遍表示,希望此次政府采購拒絕Win8能成為國產操作系統的第一聲春雷,期待政府對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能給予更加明確的支持。

  Win8被拒政府采購,象征著中國網絡安全工作進入新階段,將安全可控與信息化納入統一考慮,具有十分明顯的標志性意義。某大型國企的信息安全技術工作者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我國桌面安全領域廠商是重大利好消息。對企業用戶在桌面安全乃至信息化領域的認知帶來了變化。

  “自主可控操作系統亟待發揮效用,至少要盡快部署到關鍵崗位上。”上述人士指出,在XP系統過渡期內,需要盡快實現PC桌面安全可控。國產操作系統做大做強,將意味著我國企業不必再緊追國外IT技術產品盲目升級,也對中國信息化產業的能力與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國家機關拒絕采購Win8的消息,已經在資本市場觸發了聯動反應,國內軟件服務股集體暴漲。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有此次招標公告有被過度解讀的嫌疑,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

  有關人士指出,這次發出的采購《通知》并不是行政命令,而是對一次采購所提具體要求,在《通知》附件的“品目”下,也就是說,禁用win8系統的要求僅僅對該“品目”下的部分電腦有效力。相對于每年以十萬、百萬計的政府總采購量而言實還是太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久久亚洲成a人片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欧美 | 亚洲一区在线国产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