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全球氦氣資源的游戲規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8日這樣評價科研人員在坦桑尼亞東非大裂谷發現大型氦氣田的意義。報道說,牛津大學和杜倫大學同挪威一家氦氣勘探公司組成的科研小組,在坦桑尼亞這一“不太可能”的地點發現了儲量豐富的氦氣田。根據牛津大學的聲明,這一位于東非大裂谷的氦氣田是經火山活動從較底層的遠古巖石中帶出,并在較淺的位置形成的。
氦氣是一種稀有氣體,普通人最為熟知的用途是填充氣球。不過,氦氣也是應用于軍工、科研、醫療等領域的稀有戰略性物資。氦氣是核磁共振設備和核反應堆的冷卻劑,也是電焊的保護性氣體。
該科研小組估計,這個氣田僅是坦桑尼亞氦氣總儲量的一部分,初步估計儲量多達540億立方英尺,足以供120萬臺醫用核磁共振機使用。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克里斯·巴倫坦稱:“氦的全球消耗量大約是每年80億立方英尺,但全球氦氣的最大供應國美國,現有國家儲備僅剩242億立方英尺。美國探明的總儲量也只有約1530億立方英尺。坦桑尼亞氦氣田是未來改變游戲規則的因素,而且不久可能還會有類似的發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芳草地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