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不怕蟲害,不怕除草劑,榨成食用油時出油率高,雖然轉基因大豆有一系列優點,但一個擔憂足以讓人“談之色變”,那就是食用安全。就在上周,農業部批準發放了3個轉基因大豆進口安全證書,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股轉基因大豆是否安全的討論再次襲來。
農業部表示,通過批準的3個轉基因大豆品種除了輸出國以外,也在多個國家獲得了批準,食用相關的轉基因大豆產品是安全的。但是就在昨天呢,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卻把轉基因大豆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報告的結論赫然寫著:轉基因大豆可能導致腫瘤和不孕不育。
記者采訪到了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
王小語:分析我們國內腫瘤發病特征,像上海、福建、吉林、江蘇它是我國腫瘤發病的集中區;湖南、湖北、浙江、貴州、黑龍江、遼寧等省不是腫瘤發病的集中區。分析特征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高度的關聯:消費轉基因大豆油的集中區,同時也是癌癥發病的集中省,消費菜籽油、國產天然大豆油、消費其他油品的省份,就不是國內腫瘤發病的集中區。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說,看到了腫瘤登記年報后馬上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發布的報告,源于對《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的關注。《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50萬,因癌癥死亡約250萬。全國每天有8550人成為癌癥患者,平均每1分鐘就有6人被確診為癌癥,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癥。王小語說,他在糧食行業工作20年了,以他的經驗,一些地區癌癥的發病率高于其他地區,與轉基因大豆相關。
王小語:根據我們了解到我國腫瘤高發,我國轉基因大豆消費區域的特征,初步得出:可能轉基因大豆油的消費和我國腫瘤的發病高度相關。
轉基因大豆與普通大豆有哪些區別,為什么轉基因大豆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呢?王小語打了個比方:
王小語:大豆轉基因以后,它自身的性狀就發生了改變,為什么我們始終對轉基因產品持審慎的態度呢?就是因為基因技術它是跨種系,跨物種的生物技術應用在了農產品和食品上。我用一個很粗俗的比較,基因技術用在了轉基因大豆上,它類似于人和動物的結合,它是跨種系的。
除此之外,王小語還認為,我國一半以上的食用油為大豆油,而大豆油市場90%以上的份額被轉基因大豆油占據。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卻沒有進行過轉基因大豆是否有害的試驗。而國外對轉基因與腫瘤的相關性,早有披露。比如去年9月,法國凱恩大學的科學家,在《食品化學毒物學》雜志公布的研究結果稱,通過為期兩年對200只實驗鼠進行的分類試驗,他們發現,用轉基因玉米飼料喂養的實驗鼠,容易患腫瘤及內臟損傷。
不過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時發現,對于法國大學的這個研究結論,歐洲食品安全局在去年10月份就予以否決,認為試驗路徑和數據分析都有重大缺陷。
此外,王小語此前在接收采訪時候,曾經表示:如果放任轉基因大豆及制品流入黑龍江,黑龍江的食品大豆銷售將受到影響和沖擊。因此也有評論質疑,作為大豆主產地,黑龍江大豆協會公布這樣一份報告也有著自我保護的意圖。
實際上,農業部為三種進口轉基因大豆發放安全證書被報道之后,也有輿論對批準程序和過程提出質疑,甚至使用了閃電批準推進的說法,對此農業部回應稱,我國是轉基因生物安全評估最為嚴格的國家之一,本次審批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不存在違規操作。
據了解,這三個轉基因品種,首先要在其研發國進行嚴格科學評價,并獲得食品安全性許可。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彭于發:此外,我國比歐盟、日本、韓國在進口轉基因食品這一塊要求更加嚴格。
由于市場需求旺盛,我國從1997年開始進口轉基因大豆,截至2012年底,我國進口的大豆絕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由于出油率高主要用榨油,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食用大豆油中90%的都是轉基因大豆榨取的。
彭于發:現在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在中國的用途主要是加工為大豆油,嚴格來講,精練提純以后的大豆油里是不會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而轉基因的產物是蛋白,蛋白在大豆提煉的過程中間應該說就剔除了。
客觀來講,即便沒有黑龍江大豆協會的這份報告,即便農業部有著關于轉基因大豆的明確結論,要想在短時間內消除人們對轉基因大豆的疑慮恐怕也不現實。
不過,信不信轉基因食品安全是一回事,知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轉基因食品是另外一回事。在轉基因食品仍然讓一部分消費者感到不舒服的前提下,不妨先盡快完善轉基因食品標簽制度,總不能老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附:直言了:三個星期還是三年?評農業部批準進口轉基因大豆
作者:直言了 發布時間:2013-06-16 08:52
就最近農業部批準進口INTACTA-RR2(MON87701×MON89788)等三轉基因大豆,有公民和媒體提出該部門批準不合法的質疑。今日,光明日報發表頭條、內容跟農業部網站發表的公文一樣,是為金錢利益而利用國家公權、對民眾社會搞造謠活動。
謠言散布官員:訪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彭于發。
謠言散布平臺:光明日報、光明網。
謠言散布時間: 2013-06-15 05:00。
謠言散布標題:今日話題: 轉基因大豆新品種安全嗎?
就最近農業部批準進口INTACTA-RR2(MON87701×MON89788)等三轉基因大豆,有公民和媒體提出該部門批準不合法的質疑。今日,光明日報發表頭條、內容跟農業部網站發表的公文一樣,是為金錢利益而利用國家公權、對民眾社會搞造謠活動。
謠言:光明日報發表彭于發回答說:農業部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委員會了三年時間做審批。MON87701和抗蟲耐除草劑大豆MON87701 × MON89788(INTACTA-RR2)也經過了相同的申請、驗證、評審和批準過程,已在歐盟、韓國、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等國家批準用于商業化種植或食用。
事實:在農業部回答公民咨詢要求的公文中,該部門明文說明:“我部沒有收到你信息公開申請中所稱的‘轉基因大豆INTACTA-RR2’安全證書申請文件,申請信息不存在”云云。該公文簽署時間是2013-05-20,至今三個星期左右。按照彭于發的說法,大約三個星期、安全審核就完成了,或者是、三個星期成了三年了,哈!明擺著是搞造謠惑眾。
事實:美國農業部于去年和今年的年度報告都清楚說明,日本的豆食都是非轉基因的,而進口的轉基因大豆都用于工業材料或動物飼料。就最近轉基因麥子污染事件,歐盟重申、國內媒體也都有報道說明,歐盟食品市場對轉基因食品實行“零容忍”政策。對比看,彭于發的說法,明擺著是搞造謠惑眾。
謠言:為進口轉基因大豆編制理由,光明日報發表彭于發回答說:國內生產大豆,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國內的播種面積滿足不了需求、而中國沒有這么多的后備耕地資源。
事實:中國的大豆生產勞力成本再高,也高不過美國的勞力。美國官方統計說明,美國農業勞力的年均最低工資為2萬美元以上、約為13萬元人民幣,還不包括其它支出。問問:中國的農業勞力之年均成本,比美國最低的工資能高出多少?若高于12萬、不亞于許多城市居民的工資收入,那農民還進城干啥?哈!奉勸農業官員以勞力成本為借口而為違法行為搞狡辯之前,是否先看看相關統計,免得搞的撒謊造謠那么容易露餡。
事實:國家統計局數據說明,2005年,中國的大豆農田面積為12,901.5千公頃,而2010年就降低到11,275.7千公頃,猛降了1,625.8千公頃。此外,地方豆農申請天然有機大豆種植,遭到農業部官員的拒絕。很清楚,不是中國沒有條件和沒有農田來種植自己的天然有機大豆和保障豆食安全,而是農業部官員為外國轉基因商業利益服務、動用國家公權而試圖扼殺本國豆業。
事實:烏克蘭的天然有機大豆已經馳名國際市場,且成本運輸等費用都比美洲的轉基因作物要低。日本就是因此而向烏克蘭定貨的。可是,中國農業部卻偏偏要從美洲進口成本更高的轉基因大豆作物。
此外,光明日報發表頭條,再次撒謊說40-3-2如何在美國獲得食用批準,事實上,美國FDA-對該品種的核準為主要用于動物飼料和工業原料。就是說,中國農業部把美國的動物飼料批準為食品原料而進口和充斥中國的人類食品市場。與此同時,農業部官員享有機關食堂規章制度,保障他們和他們的家屬子女能吃上天然有機食品和避免轉基因食品。
農業部官員聯手官方媒體、為外國轉基因商業利益而對本國民眾社會而不擇手段地搞撒謊欺騙,已經多年多次了。嘿嘿,中國當局就沒有人來管制一下么?如此,國家機構還有什么起碼的信用可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