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80支牙膏僅有1支草珊瑚
國產牙膏在超市不受待見,擺在不顯眼位置
“一口好牙,兩面針”、“常用草珊瑚,健康好口福。”當我們今天重溫這些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時,環顧周邊的朋友特別是年輕人后,不禁發現已經很少有人在使用這些傳統品牌牙膏了。
記者近日走訪南昌多家超市發現,牙膏專區基本被外資品牌占據,連不少“老南昌”鐘情的草珊瑚牙膏也“備受冷落”,擺放在貨柜不顯眼的位置。傳統牙膏和本土牙膏到底怎么了?又該如何續寫輝煌?
記者調查
民族品牌被洋品牌擠到貨柜邊緣
15日上午,記者來到紅谷中大道紅谷中心天虹店,在牙膏專區看到,黑人、佳潔士、高露潔等外資品牌占據貨架最顯眼位置,要不是有“云南白藥”國字號牙膏品牌“撐腰”,儼然成了洋品牌牙膏的專柜。為何超市不進點國產品牌牙膏呢?對此,店員表示,國產品牌銷量不好,利潤也較低,所以干脆就放棄了。
隨后,記者來到紅谷灘第一街區洪客隆店,在牙膏專區,記者找到一些國產品牌,有“兩面針”、“冷酸靈”、“納愛斯”、“草珊瑚”、“黑妹”等。記者注意到,除云南白藥等個別品牌外,國產牙膏擺放位置明顯不及洋品牌,記者看到,該貨柜設置成8層,一般國產品牌牙膏要么放置在貨柜的最邊緣,要么就是最高或最低位置,從顧客選購角度來說,國產品牌不在視線中心區,或者要踮起腳或蹲下來才能拿得到。
“這是我們新上市的一款美白牙膏,較其他品牌潔白效果更好。”記者注意到,促銷員向顧客推廣的牙膏都是洋品牌,而國字號牙膏則鮮有人推介。
6個國產品牌不敵1個洋品牌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單品數量、單支售價、促銷宣傳力度,還是產品擺放位置,洋品牌牙膏占盡優勢,而國產牙膏則“低調”得多,有些單品數量只有四五種,產品功效描述較為簡單,也沒有促銷員引導介紹,基本是“自生自滅”。
記者看到,同洋品牌牙膏比,國產品牌的牙膏價格普遍偏低,售價一般都在10元以下,有的牙膏售價僅3元、4.5元。而洋品牌牙膏單品數量較多,且概念種類繁多,價格基本都在10元以上,還有賣牙膏送牙刷、精美水杯等捆綁式營銷方式,很受顧客歡迎。
“雖然國產牙膏價格便宜,但賣得并不好。”據銷售人員介紹,國產牙膏雖然定價便宜,但無論是包裝還是功能說明等方面都不及洋品牌,經常處于“無人問津”的境地。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國產品牌牙膏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購買,一方面是便宜,另一方面他們是忠實消費群體,用慣了某種品牌的國產牙膏。
“佳潔士1個月的銷售額,比六七個國產品牌加在一起的銷售額還要高。”采訪中,八一大道某商場營銷部一負責人告訴記者,3月份銷售統計顯示,佳潔士銷售額為5000余元,而國產品牌中,除云南白藥外,其余品牌銷售額加起來還不及高露潔單個品牌銷量。
“新四大天王”全是“外資軍團”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年牙膏市場上的“四大天王”是中華、藍天、冷酸靈、兩面針,每家能占到1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如今中華“租”給了聯合利華,藍天被立白收購,兩面針占有率跌到不足2%,冷酸靈守著7%左右的市場艱難前行。
“兩面針”去年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牙膏收入僅為4600萬元,相比2003年單年銷售4.274億元的業績,這一曾經的國產牙膏品牌冠軍,已經輝煌不再。數據顯示,隨著外資品牌的強勢進入,中國的牙膏市場份額被大塊蠶食,國內民族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而根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牙膏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市場上有百余家牙膏企業產品進行銷售,第一陣營是由寶潔公司的佳潔士、高露潔公司的高露潔、好來化工公司的黑人、聯合利華公司的中華牙膏組成的“外資軍團”,該軍團目前占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堪稱“新四大天王”。云南白藥、冷酸靈、黑妹、藍天六必治、田七等本土品牌只占了剩下的30%市場份額。
商家訪談
草珊瑚主攻市場還在江西本土
“在與洋品牌牙膏競爭中,國產品牌牙膏確實遇到不少困境,處于劣勢。”誠志股份草珊瑚分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徐總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徐總介紹,草珊瑚牙膏從1983年開始生產,到現在已走過30年春秋,期間有輝煌也有困惑。
“常用草珊瑚,健康好口福。”許多江西人還記得當年草珊瑚經典廣告詞,而現在由于市場的原因,草珊瑚廣告已成為市民中的記憶。“日用品利潤較低,不僅僅是草珊瑚,其他品牌的牙膏廣告投入都在減少,國產牙膏很多已經不再做廣告。”徐總說,目前草珊瑚還是立足江西市場,70%的銷量基于本土市場,余下份額主要集中在浙江、河南、廣東、福建等省份。徐總透露,目前全國牙膏年銷量80多億支,草珊瑚銷量只有一億多支,不足全國市場份額的2%。
本土品牌難上“洋超市”“好柜臺”
“洋超市都是采用中心配送,從上海、深圳等總部集中供貨,而像草珊瑚等區域品牌很難進入該市場。”徐總說,目前草珊瑚牙膏基本不進駐“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等洋超市,但國字號超市賣場基本有草珊瑚的身影。
針對有些國產牙膏被超市擺放在不醒目,甚至邊緣的貨架位置,徐總笑而坦言,產品放貨架哪個位置都是“看錢”的,佳潔士隸屬寶潔公司,他們除了牙膏外,還有大量洗發水等洗滌產品,即便云南白藥也不一樣,他們是藥企,除了牙膏外,還有很多附屬產品。超市不太可能會“得罪”這些大客戶,里面牽扯許多利益。“國產牙膏想要占據好位置,這是要花錢的。什么價碼,決定什么架位。”徐總說。
據介紹,南昌前幾年還曾出了一款“牙依”牙膏,但這幾年基本銷聲匿跡了。記者在市場上發現,牙依牙膏已經難覓其蹤。
專家支招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江西經濟發展研究院黃頡博士告訴記者,國產品牌牙膏落寞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重視,早期洋品牌打出的含氟牙膏大獲全勝,含氟牙膏防蛀是否僅是噱頭?對此相關企業并沒有發布相關數據支持。
其次,企業在科研方面投入不足,創新能力不足,故步自封。“牙膏市場不是我國第一個受傷害的行業。”研究牙膏發展歷史發現,洋品牌在含氟牙膏概念獲勝后,又通過研究競爭對手,收購國內日用企業的方式,進行整合,將國產品牌“芳草”“本草”“中草藥”概念全新升級,進一步封殺國產牙膏市場。
此外,本土企業對產品調查、市場調查做的功課不足,營銷手段不如外資企業成熟。
“相應的我們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大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產品創新能力,注重市場調查及消費者反饋意見,相信國有牙膏產品會有第二春的機會。”黃頡博士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