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來源: 新華國際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8日報道 題:中國據報已恢復稀土出口(記者基思·布拉德舍)
4名業內官員說,中國政府今天突然結束了此前對美國、歐洲和日本未經宣布的重要稀土礦物出口禁運。
稀土禁運造成了貿易關系緊張,禁運的結束就和開始一樣,既沒有北京方面的正式承認,也未見中國港口的海關工作人員作出任何解釋。
從智能手機到激光制導炸彈,在精密電子設備上,稀土的使用非常廣泛,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中國從9月中旬起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原料,上周初又禁止對美國和歐洲運輸稀土。業內官員說,中國的海關工作人員今天上午已允許重新向日本、美國和歐洲發運稀土。由于問題的外交敏感性,這些官員不愿透露姓名。
但他們表示,對日本的出口仍面臨額外審查,出口時間會有一些推遲。
即使裝載著稀土的集裝箱再次離開中國碼頭,外國購買者仍面臨供應短缺問題。由于中國自身對稀土的工業需求增加,過去5 年來北京多次降低稀土的出口配額。因此,即使中國完全按配額出口稀土,仍遠遠無法滿足世界的需求。
此外,嚴格的出口配額導致世界稀土價格猛增,但在中國仍保持穩定。
中國海關總署兩個部門的官員周四晚拒絕對稀土出口狀況發表評論。負責貿易政策的中國商務部也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盡管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地方都發現了稀土資源,但中國的稀土產量占全球供應量的95%左右。主要原因是稀土開采和加工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會產生有毒甚至放射性廢物,其他國家往往避免或放棄生產稀土。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開始競相發展或擴大自身的開采能力。
就在中國周四上午恢復稀土出口的幾個小時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火奴魯魯(檀香山)舉行的記者會上談及了禁運問題,她還在記者會上宣布計劃30日訪問中國,與中國官員討論這一問題。
近幾個星期以來,中國商務部高級官員堅稱,他們并沒有下達停止發貨的指示。他們多次表示,停止稀土出口是32家經過授權的出口商因中日關系惡化或海關加大檢查力度而自發且同時作出的決定。
根據中國今年的稀土出口配額——3.03萬噸,2010年可供出口的稀土只剩下幾千噸。
與此同時,據業界估計,除中國之外,世界對稀土原料的年需求量接近5萬噸。
中國政府將配額分配給經過授權的出口商,這些出口商像交易商品一樣出售配額。就在2008年,配額本身還不具備市場價值。但最近,由于稀土需求持續增加,剩余配額的價格猛漲,從中國出口一噸稀土的權利如今已賣到4萬美元,其中包括所需支付的出口稅。
由于美國和歐洲主要從中國購買精加工過的稀土粉,限制稀土原料出口的海關政策影響有限。相比之下,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進口國,對中國出口配額的依賴更大。
由于許多日本企業在過去數年中已經積累了稀土庫存,所以在當前的禁運中并沒有出現大規模倒閉的現象。然而,稀土運輸受到的干擾已經在日本業界和政府中引發了失望和警惕的情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