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 / | 蔣泉龍夫婦 | 男 | 58歲 | 33億 | 中國稀土 | 稀土 |
以下是從其企業網站主頁里復制來的“發展歷程”:
“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的稀土逐漸進入國際稀土市場,"中國稀土"的崛起改變了世界稀土的生產格局,將世界稀土產量的平均增長率提高到63%。1980年到1987年,中國的稀土產量從4320噸(占世界總產量8%)躍增到25170噸(占世界總產量31%),并從1986年起在產量上超過長期處于世界首位的美國,從資源大國一舉而成為全球第一的稀土生產國。
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的發展,伴隨也引領著中國稀土業的發展。該公司的前身為宜興縣稀土分離廠,當時稀土行業是我國新興產業,而且世界上80%的稀土資源儲量都在中國。稀土應用范圍極其廣泛,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前景更是不可估量,有人把它稱為"工業味精"。公司在創業之初,不惜重金聘請稀土專家,委以生產和技術的重任,并把廠里文化程度高、素質好的員工送到日本、北京、上海等地深造。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稀土廠于1987年先后建成了50噸氧化釔及400噸江西礦的分離線兩條生產線,成功生產出了廣泛應用于彩電紅粉、三基色熒光粉和各種燈粉的熒光級氧化釔。蔣泉龍十分重視新產品的開發和品牌塑造。1989年開發生產的熒光級氧化釔一舉填補了省內空白,獲得了江蘇省新產品"金牛獎",宜興市稀土分離廠這個名字也開始響亮起來。
企業有了優質的產品,為自己選擇一個廣闊的有發展潛力的市場更為重要。稀土90%需要出口,巨大的市場分布在國外,尤其是日本和美國。蔣泉龍和他手下的一群干將用頑強的毅力和無比的真誠,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外國客戶,像日本兼松化成品株式會社、住友金屬株式會社、美國鉬公司、興科公司及MQI公司、西門子公司等,都成了他們的大客戶。
在稀土廠發展的同時,蔣泉龍又創辦了宜興市稀土冶煉廠,開始了北方礦的分離和冶煉。這一舉措,使得產品得到很大的延伸,產品的附加值得到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到增強。
1994年,在宜興稀土分離廠為核心的基礎上,他們又組建了宜興新威集團公司。這樣,一個生產氧化物、稀土金屬、熒光材料、中高檔耐火材料四大系列產品的大公司,在中國稀土市場乃至世界稀土市場上一步一步站穩了腳跟。
自1999年公司資產重組上市以來,公司以資本經營為前導,以富有市場發展前景的產品經營為支撐,步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公司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布局合理、標準一流的現代化廠房,園林化廠區布置呈現在世人面前。同時公司投入巨資先后對稀土、耐火及熒光粉生產線進行了改造擴能,并引進了國內一流的生產工藝技術與裝備,使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控制,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可悲、可嘆、可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