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格曼想與中國為敵嗎?
邱林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近日在《紐約時報》上發表題為《從稀土出口看中國流氓經濟》的評論,大肆炮轟中國政府的稀土出口限制政策,甚至稱中國的稀土政策是“無賴國家”的表現,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之舉已違反加入世貿組織前簽署的相關協議,中斷對日出口稀土是對國際貿易法規更明目張膽的違背。(10月27日《第一財經日報》)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國出口了占全球97%量的稀土,并以絕對低的價格對外出口。中國為了環境,減少稀土的產量,對出口進行了配額管理,招誰惹誰了?中國只占全球30%的稀土資源,為什么要承擔97%的耗用量?中國多年來為世界提供了大量便宜的稀土,而一旦中國開始珍視自己的資源,減小了稀土出口,西方有些人就看不過去了,克魯格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身份對中國稀土政策大加指責。
分析人士認為,克魯格曼集好戰與玩弄政治于大成,不愧是撰寫專欄的高手。在《從稀土出口看中國流氓經濟》一文中,他一方面對美國的戰略失誤痛心疾首,哀嘆決策者的無用;另一方面對中國稀土政策斷章取義、蠱惑人心,抨擊中國“不可靠”,是個不肯遵守游戲規則的流氓強國。其實,克魯格曼這番論調國內外讀者或聽眾不應感到很陌生,就在十多天前的10月14日,他在接受美國CNBC采訪時表示,中國應該對當前的貨幣緊張局勢負責,便宜的人民幣正助長全球貿易不平衡,中國是貨幣戰中的“壞家伙”。
克魯格曼本來應從經濟問題的本質出發分析現象,情緒化地攻擊中國有失風范。人們注意到,2009年5月克魯格曼中國之行后,總是與中國過不去,不斷發表文章對中國進行指責,其語氣一次比一次猛烈,一次比一次更惡毒。他以慣有的犀利言辭抨擊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并稱“不管中國愿不愿意”,都“必須”讓人民幣大幅升值,否則就是“害人害己”。從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到鼓動美國與中國打貿易戰,一路來煞有介事、口無遮攔?,F在又“心血來潮”,就中國的稀土政策放言發難。
實際上,即使是被國際經濟學界譽為“偉大的預言家”的克魯格曼,也并不可能永遠保持著神奇與聰明的“天才”一面。去年5月,他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演講中,他對聽眾說,“我當然會犯傻,而且犯過很多次傻。我對那些持樂觀態度的人感到非常不信任。但事實是,后來的美國生產力確實復蘇了,你可以想象,當時的我非常的悲觀,一度懷疑自己的判斷能力?!?/p>
不過,克魯格曼在指責中國的時候并沒有犯傻。因為他對中國的指責,始終代表了美國政府的聲音,自愿充當政客角色。與克魯格曼同時期的不少經濟學家和他的好友都在政府擔任顧問的角色,甚至握有經濟大權,但是克魯格曼一直“在野”。雖然他人“在野”,然而,他的心卻沒有“在野”。克魯格曼以美國官方的口氣,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甚至把經濟危機的責任推給中國,就是一個例證。因為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是美國一些政客們經常打的一張牌。
有人說,口無摭攔這是克魯格曼一貫的作風。其實不然。我們循著克魯格曼攻擊中國的軌跡,似有必要梳理一下其丑陋的陰暗心理并加以鞭撻,善良的人們應破除對克魯格曼的迷思。這些年,他之所以敢到處“撒野”,與其頭上頂著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光環有莫大關系。退一步說,被譽為“杰出的預言家” 克魯格曼也有其江郎才盡的時候,特別是在其墮落情況下。
聯想到美國政府今天有欲故伎重演壓中國的人民幣升值,由于中國人不上這個當,惹得克魯格曼比美國政客還氣急敗壞,大動粗口謾罵中國。我們不禁要問,經濟學家是這樣分析經濟和產業問題的嗎?克魯格曼多次標榜自己為獨立經濟學家,只研究經濟問題而不涉足政治,但他一舉一動,卻與之相反,甚至想與中國為敵,把指責中國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這是十分危險的。作為經濟學家,做學問才是自己的本份,而充當政客,即有失經濟學家身份,同時也不會受到中國的尊重。所以,有的中國網民稱“克魯格曼已從學者蛻變為無賴”,對此他不應感到委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